Copyright 2006-2020 Powered by jcplating,广东杰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188-2017-6170 李先生 | 备案号: 粤ICP备19136419号-1
电镀加工过程中90%以上的工作是在“清洗”,因为只有将工件清洗干净,工件基体露出新鲜的金属晶面,能使电镀溶液完全润湿工件表面,才能获得合格的电镀层,否则就会在工件表面出现针孔、斑点、不均匀的金属花斑甚至镀层剥落。
电镀前的清洗是使工件通过脱脂或酸洗清除表面粘附的各种油污和氧化膜。电镀后的清洗则是洗净工件表面粘附的残留镀液或后处理的残液,电镀行业习惯将冷、热水洗称为清洗,实际上就是通常清洗过程中的漂洗(包括浸泡、冲洗或喷淋等方式)。
电镀中采用的清洗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除油(脱脂);电解除油;酸洗脱脂。除浸泡和擦拭外,为提高清洗效果,还可采用以下方式强化清洗过程:高压冲洗或喷淋,工件运动,超声清洗,喷射。实际采用什么方法取决于工件的形状、大小以及粘附的油污性质和数量。在清洗过程中,工件粘附的油污是通过溶解、分散、乳化、皂化和置换等不同方式清除的。由于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金属切削加工速度、冲压加工压力和冲压速率都在相应提高,由此引起的工件工作温度升高又对润滑介质、冲压用油、冷却液的工艺适应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润滑介质、冲压用油和冷却液中的添加剂,极压剂、分散剂在极高负载下形成非常耐磨和均匀吸附在工件表面的油膜,当然也就形成了更加难以清洗的油污。
为此,在清洗工艺中要求清洗(脱脂)溶液应尽可能减少表面或界面张力,对金属离子具有更强的络合能力,对金属皂类具有较好的分散能力,对动植物油脂有较强的皂化能力,以及具有较高的载污垢能力和良好的漂洗能力。由于温度升高时,内摩擦和内剪切应力会降低,有效地补充油相质点变小是所需做的界面功,使油脂粘度显著下降,所以清洗时还需要加热和保持工件相对运动,才能使清洗液充分发挥其清洗能力。
以上是杰昌电镀为您提供的资讯,更多相关资讯尽在杰昌电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