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06-2020 Powered by jcplating,广东杰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188-2017-6170 李先生 | 备案号: 粤ICP备19136419号-1
1、零件上尽可能减少内锐角表面,扩大内锐角角度。
在电镀工艺中,不同形状零件存在着覆盖能力差异的特定工艺因素,导致出现某些几何形状复杂难以获得正常涂覆层的难题。如V形内锐角件,其内锐角角度越小,谷底越不利于涂覆层的正常沉积,对某些涂覆层品种而言甚至不可能获得涂覆层。为改善这种情况,设计时尽可能把锐角改成圆弧,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涂覆层的质量。
2、零件上尽可能减少突出的尖角。
在电镀工艺中存在着尖端效应,在尖端处会聚集较密的电力线,引起该部位沉积过多的金属,形成镀层堆积(烧焦)。为防止这类现象的产生,在电镀工艺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节阴阳极之间的距离、加设辅助极、局部屏蔽、改变零件的悬挂方式等,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工作效率低,工艺性差。若在结构设计中作某些改进,或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如突出的尖端部位要用事后镶入(零件分别制成后,组装成型),则不但电镀加工的工艺性大为改善,而且涂覆层的质量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3、尽可能减少零件上的盲孔。
零件上的盲孔对表面涂覆工艺和涂覆层的质量有以下不利影响。
(1)零件涂覆过程中每一工序之间盲孔内的残余溶液很难冲洗干净,极易把盲孔内的残余溶液由上道工序带到下道工序的溶液中去,从而增加溶液的污染。
(2)涂覆后来自盲孔内的冲洗残余溶液会自然外流,腐蚀孔外表面的涂覆层。
(3)盲孔内乃至其周围不易沉积上理想的涂覆层,严重影响零件的涂覆质量。
若允许在盲孔的地步或侧面打一工艺孔,便于孔内残留溶液及时流净并冲洗,则有利孔内及其周围涂覆层的沉积。
以上是杰昌电镀为您提供的电镀资讯,更多电镀相关资讯尽在杰昌电镀。